查看原文
其他

谁该为公共场所吵闹的“熊孩子”买单?

中微子和小二 三联生活周刊 2022-10-17

*本文为「三联生活周刊」原创内容



最近,新加坡的一餐厅选择向带着吵闹孩子的家庭,另外征收10新加坡元的费用,作为噪音补偿。这家餐厅名为Angie’s Oyster Bar & Grill,从餐厅名称来看,主打的是面向成年人而非儿童的生蚝和烤肉排。这家餐厅的惩罚性措施是否起到了预期的效果?暂时还不得而知。

不过一个小小的商家举动,居然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引起了讨论,可见这世上,有多少人深受儿童吵闹之苦。



文 | 中微子和小二

史上最著名的动画片之一《怪兽公司》,讲怪兽世界的能源巨头,靠收集儿童的尖叫给怪兽世界供电。儿童的尖叫能发电这个意象一旦出现,就占据了几代人的头脑。这几年养孩子,不停地惊叹小孩的能量水平,高到大人无法想象的程度。充电五分钟,蹦跳三小时,公然挑战一切能量转换原理。

三岁的孩子青春激荡飞扬的方式之一,就是自行转圈蹦哒加尖叫,纯粹的快乐喷薄而出,不是为了要玩具,不是为了看电视,就是高兴而已。这种等级的能量如果能用导线连在地球上,大地可以四季常青,五谷丰登。

《怪兽公司》剧照

小孩扎堆,散发的能量更以指数级别放大。有一次我下午三点去小学,老远就听见孩子们的叫声响成一片,好象一场持续不断的爆炸,爆心是小学外面的游乐场。每一根缆绳,每一个把手,每一格攀爬架上都挂着至少一个孩子,所有能转的都在转,所有能摇的都在摇,玩耍的孩子们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,令我眼中的景象仿佛都像夏天热气蒸腾的路面一样有了水波纹。如果全世界能把熊孩子们天天上蹿下跳的能量收集起来,什么能源危机都能解决。

不过,在不合适的地方释放能量,儿童能量就成为大大小小的灾难了。很多人都经历过在电影院、饭馆、高铁和飞机上,小孩跑来跑去吵吵闹闹,令别的乘客烦躁的情况。

在公共场合如何应付“熊孩子”,是社交媒体上永远热闹的话题。有人主张严厉对待,让熊孩子们在路人社会上学些教训;也有人主张心平气和,多多包容,孩子毕竟是孩子,管不住自己的行为是常情。作为成年人,因为陌生儿童的行为导致自己行为失控,才更不得体。双方都有道理,在现实中,狭路相逢勇者胜,就看当事人的决心有多大,气场有多强了。

《被讨厌的勇气》剧照

公共空间中的儿童扰人,绝大部分情况下,路人并不是跟孩子过不去,而是对纵容孩子的父母生气。如果父母表现积极,道歉及时,旁人大多会谅解。让人生气的是孩子一直左冲右突,尖声怪叫,家长就在旁边,却木木然毫无知觉,仿佛在等孩子自己跟别人协商。殊不知,疲惫的父母早己习惯了儿童噪音的频率和分贝,可以做到充耳不闻,路人可受不了。

很多时候,孩子吵闹还真是大人的锅,因为不少孩子调皮捣蛋,就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,陪自己说话玩耍,哪怕只是投来注视的目光。然而不少孩子这点简单的愿望也常常难被满足,只得做出更具破坏性的举动。父母越是有意忽视,孩子的调皮捣蛋就越升级,路人就成了倒霉蛋。

有时在公交车上会看到,父母推着童车,一坐下来却开始看手机,小孩比比划划,咿咿呀呀,总是得不到关注,直到把水杯果汁奶瓶,“啪”一声扔地上,才能引得父母从手机上抬起头来。小孩的委屈和失望说不出,只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。

带孩子旅行的父母,如果一开始就做好了不打扰其他乘客的决心,行动令人感佩。有人见证过父母一上飞机,就给前后座的旅客发装有耳塞和小礼物的小袋子,预先为自己孩子可能的淘气行为道歉。但是,每个家庭带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是否都该向其他乘客预先表达歉意?这也大可不必。

《预产期》剧照

飞机毕竟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空间,儿童和残疾人、老人、孕妇等行动不便的人,都有权利使用公共空间,身体健全的成年人也有与弱势群体共存的义务。礼貌需要双方都具备,才有积极意义。一些情况下,带孩子的父母应该主动约束孩子,其他乘客也该谅解孩子的存在。

比较有经验的父母会调整孩子的作息,让他们被困在座位上以前,尽可能活动放电。在候机区有时会看到,父母跟孩子玩闹做游戏,转着圈跑,观者眼花缭乱,其实都是为了孩子登机后能安静吃东西睡觉。

《非常主播》剧照

我见过一对父母,带着两岁的双胞胎,爸爸和妈妈隔开二十米蹲着,鼓励怀里的孩子跑向对方,跑到了目的地,抱在怀里亲一下,再鼓励他们跑回去。凡是带过孩子的人都会暗赞一句:这对父母真是天才!果然上飞机后,两个孩子就安静下来,任由父母抱着,只是眨眼睛。飞机起飞没多久,就呼呼睡着了。

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,为什么网上抱怨公共空间扰人的焦点,总是集中在“熊孩子”上?

在英国经常坐火车通勤的人,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:火车上最烦人的“熊孩子”,不是尖声哭叫踢人座椅的年纪,而是成群结伙十几岁的年纪。喧闹的少年团体在火车上旁若无人,大声说笑,喝酒吵闹。

他们会在某个小站成伙上车,又在某个小站成伙下车。满车的乘客猝不及防,只好默默假装看不见。刚搬来英国居住的人,常被有经验的人告诫,不要惹青少年团伙,他们人数众多,喜怒无常,打架不吃亏,警察也不怎么管。

《破产姐妹》剧照

保罗·索鲁在《英国环岛之旅》的第一章,就写了从伦敦到马盖特的火车,他本来在与几个英国人和带孩子的家庭礼貌交谈,寒暄天气,忽然上来一伙七个光头族,互相嘲骂嬉笑,嗓门之大,震耳欲聋。读报纸和带孩子的人,好像什么都没听见,吃三明治的人自顾自吃,所有人都变得安静渺小。只有天真未凿的孩子一直问爸爸,为什么这些人一直在讲脏话,为什么没人把他们赶下火车。他们下车的时候,剩余乘客都只庆幸他们走了,车厢里看起来毫无愤怒和不耐烦。

几十年过去了,英国火车上喧闹的青少年仍和当年一样。当他们出现在夜晚的车厢里,可以感觉到,所有乘客瞬间达成默契,假装他们不存在,假装此地仍是完美的静音车厢。

比青少年群体更可怕的是,喝了酒的球迷群体,他们比青少年胳膊更粗,嗓门更大,也就更容易让他人进入“假装不存在”的透明结界中。这个结界是单向的,乘客假装醉汉不存在,醉汉却可能对别的乘客感兴趣。

《汉谟拉比小姐》剧照

我曾有一次坐夜晚的火车离开伦敦,中途上来一群球迷,已经半醉。他们占了好几个座位,一直在大声说话。其中有一个忽然站起身,向别的乘客借手机充电线。一个女人借给了他,他很满意,扭过脸去对同伴大声说:“看看这个,多xx好的一个甜心呀!”当他们终于在一个小站下车后,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。至于充电线有没有还,我也和车厢里的其他人一样,没有看到。

有些人则没有那么幸运,一些喧闹的人占领公共空间时,甚至觉得安静的人对他们是一种冒犯。2019年,一群青少年在夜晚的伦敦公交车上,骚扰袭击了一对女性情侣,把她们打得头破血流,还抢走了她们的手机和包。

大部分情况下,公共空间的秩序能被自发维持,因为大部分人都是理性人,或者讲理,或者讲利益;但有时也需要权威维持者主持公道,打破僵局。

在飞机和火车上,乘务人员是责无旁贷的秩序维持者,他们背后有法律和暴力手段支持。但饭店、电影院等商业场所情况又不一样,商家可以为了一些顾客的利益,拒绝为另一些顾客服务,但也要承担被公众舆论评判的风险。

像文章开头的新加坡餐厅,看上去能让饱受吵闹儿童骚扰的顾客解气,但仔细推敲会发现,从中得益的是餐厅,而非被打扰的顾客。毕竟这间餐厅虽然声明不是儿童友好型餐厅,但也不拒绝带孩子的家庭用餐。吵闹收费,甚至可能被理解为,只要多交10新元,就可以让小孩随便吵闹,不用管教。

《安家》剧照

所以,将道德谴责变成经济惩罚,并不一定能达到效果。有托育机构为了减少家长接孩子迟到的现象,规定迟到家长要按延误时间付钱。研究显示,这样做的托育机构里,家长迟到不但没有减少,反而增加了,因为家长认为只要付钱,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迟到了。

托育机构收取的迟到费,也许还能付给员工,作为被延时后的加班补贴,餐厅收了儿童吵闹费,却不一定会给受影响的顾客打折。也就是说,餐厅既不欢迎带孩子的顾客,也没保护好不带孩子的顾客,久而久之,可能会影响生意。

《我的老爸是奇葩》剧照

所以有些消费场所,干脆不接待孩子,倒是更明确的策略。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,旅游时在网上找到一间餐厅,看着不错,到了门口才发现,主打是各色鸡尾酒和新潮融合风味小吃,不接待小孩子。里面流行音乐声浪震耳欲聋,在门口跟招待说话都得扯着嗓子。商业机构要维护合理的商业秩序,照顾好自己的顾客群才最重要。







编辑:王海燕/排版:菲菲/ 审核:同同

本文为原创内容,版权归「三联生活周刊」所有。欢迎文末分享、点赞、在看三连!转载请联系后台

大家都在看




▼ 点击阅读原文,一键下单本期新刊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